7月6日,“人民体育体医康养融合大会”在河北唐山南湖会议中心成功召开。本次大会由人民网人民体育发起,旨在构建体医康养融合发展服务平台,推动和服务体医康养融合产业的发展。会议上,大会副主席,国家体育总局体医融合促进与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体育医学分会会长郭建军对“人民体育体医康养融合大会”的召开发表感言。以下为发言全文:
运动不足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健康的重要威胁,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老年康养过程中,缺乏运动,是更加普遍流行的现象,严重影响老年生活健康和生存质量。生存质量有了新的评价指标。普通期望寿命是以死亡为终点,而健康期望寿命是以丧失日常生活能力为终点。北京居民预期寿命不亚于发达国家,但我国健康预期寿命比国外短十年。北京2014年在国内首次发布对于居民健康期望寿命的研究结果,显示,以男性组的测算结果举例说明,18岁组男性期望寿命为62.22年剩余年,健康期望寿命为43.40剩余年,即在疾病或残疾状态下度过的时间相当于18.82年。北京市18岁组女性平均期望寿命为66.50剩余年,高于同年龄组男性,但是健康期望寿命低于同龄男性。
这种现象与我国的健康文化,如养生文化、养老文化有密切的关系:过于重视营养和静养,忽视运动对健康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但运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运动的可持续性以及运动指导成本四个基本问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导致健康的维护手段不足。健康的维护或者慢性病的防控,需要综合措施,任何手段成为短板,都会严重影响慢性病防控的整体效果。运动不足与我国慢性病爆发式增长有密切的关系。
郭建军体医融合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搭建体育科学与医学合作的理论支撑桥梁,指导体育系统与医疗卫生系统在健康促进方面的协作,和国家卫健委疾控中心、北京中医管理局等卫生管理指导机构,以及北大医院、北医三院、广安门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安定医院等多家权威三甲医院合作成立慢性病运动指导研究平台,逐步完成了类似指导“吃”的营养学体系的用于指导 “动”的完整理论体系,即体育医学体系。目前在体育医学理论指导下,不同人群常见慢性病的运动指导已经在以上各大医院开展,包括体育医学人才的培养、患者的运动指导,并且取得了“患者依从性高、医药费降低显著或者得到良好控制、急性发作次数显著减少”等良好的效果。体育医学学科的建立成为体医融合实践指导的重大理论突破。
未来,将形成体育健康服务大产业,推动健康中国的建设。包括了体医融合的人才培养、培养基地建设、运动设备、安全保障设备、运动场地标准等等。
科学锻炼指导包含:科学锻炼素养教育、运动风险控制体系、运动效果评估体系、科学锻炼指导体系、科学锻炼组织体系、科学锻炼支撑体系6个重要的、不可分割的要素。科学锻炼素养,包括了运动的分类、不同运动的获益、运动缺乏的危害、如何运动的技能。运动风险控制包括了运动前的风险评估、运动中的风险控制,运动后的定期评价。运动效果评估体系包括了在身心两方面运动的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科学锻炼指导体系强调了运动健康要素的平衡分析、运动健康要素的周期训练安排、不同运动健康要素的搭配。科学锻炼的组织体系包括了体育专业人员和医学专业人员的分工协作方式、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与体育场地的协作。科学锻炼支撑体系包括了运动与药物在药物代谢、药物效果、药物分布等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运动与营养、运动编排、不同慢病对运动场地环境的要求等等内容。
体育与健康工作主要由卫生健康部门牵头,同时需要延伸技术,到旅游、康养、教育、农业、房地产、健康管理等多领域,是影响深远的大产业。
(责编:赵欣悦、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