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馆将改造成冰球赛场 主体工程计划在2020年9月完成,第一项测试赛计划在2021年4月举行
国家体育馆改造,除了要满足冰球标准以及冰橇冰球的比赛要求外,还要满足奥运赛后国家体育馆作为未来可持续运营的各项需求。国家体育馆将发展成集体育竞技、大众健身、文艺演出和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市民活动中心。
冬奥会时,国家体育馆的冰球项目,水立方的冰壶项目和速滑馆的速度滑冰项目,将实现三大冰上项目场馆的优势互补,为打造奥林匹克公园冰雪运动发展聚集区贡献力量。——查世旭
近日,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二设计院副院长、国家体育馆设计总负责人查世旭介绍,改造后的国家体育馆将打造成“冰球圣殿”,除举办冰球赛事、冰球培训、产业孵化以及搭建相关冰雪体育产业等平台以外,场馆还将尝试性打造“冰雪+文化”等生态理念,将冰雪产业与文化、旅游、科技进行融合,搭建更加立体的综合产业链。
主体工程计划明年9月完工
新京报:国家体育馆是奥林匹克中心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北京奥运会三大主场馆,在2022年,它将承担哪些功能?
查世旭:在2008北京夏奥会中,国家体育馆承担了体操、蹦床、手球项目的比赛。根据2022北京冬奥会赛事整体安排,国家体育馆将在冬奥会期间承办男子冰球项目的大部分比赛、女子冰球决赛及冬残奥会冰橇冰球项目。
新京报:国家体育馆去年年底已经启动了场馆改建,目前工程进度情况怎样?何时完工?第一项测试赛将在何时举行?
查世旭:国家体育馆于2018年底启动了场馆改建,目前体育馆主馆部分正在进行现状拆除与清理工作,扩建训练馆部分正在进行土方开挖、基础打桩等工作。整个项目的主体工程计划在2020年9月完成,第一项测试赛计划在2021年4月举行。
新京报:国家体育馆这次改造主要目的是什么?
查世旭:这次奥运场馆的改造,我们更注重的是场馆可持续性和未来奥运遗产的利用。国家体育馆这次改造,除了要满足冰球标准以及冰橇冰球的比赛要求外,还要满足奥运赛后国家体育馆作为未来可持续运营的各项需求。
国家体育馆在2008年承担了夏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未来就兼具了夏奥遗产和冬奥遗产。借着这两个遗产运营方面的发展,国家体育馆会发展成夏季、冬季体育比赛竞技项目以及大众健身、文艺演出、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市民活动中心。
训练馆设计引入冬奥“冰雪”元素
新京报:国家体育馆的改造,主要有哪些内容?
查世旭:第一部分是原场馆的主馆部分。这部分原来是夏季比赛的场馆。我们首先要把它变成冬季比赛的场馆。场地内部需要增设一块标准的冰球比赛场地,这块场地还要兼具花滑、短道速滑等项目功能。考虑场地条件、冰场构造、观众视线等因素,我们在现有场地楼板之上增设冰球制冰层。由此带来的高差问题通过测试解决。这个方案得到了国际奥委会、国际冰联的认可。
场馆内部增设制冰系统、除湿系统,运动员更衣室、浇冰车室等,以满足奥运使用各项功能要求,完善场馆照明、电视转播、智能化控制、无障碍等设施。由于是现有场馆,所有的设施改造方案均需在考虑合理性的同时兼顾经济性,难度较大。
第二部分是原场馆的副馆部分。这部分在2008年作为训练馆使用,2009年进行改造增加了升降舞台设施、墙面吸声和灯光音响,成为了一个多功能演出场地。这次改造为赛时训练更衣区。为了不破坏演出设施,准备采用集装箱体拼装搭建方式,一方面保护演出场地,另一方面集装箱体可重复利用,可作为城市配套设施,比如卫生间等,也符合绿色办奥理念。
新京报:扩建的训练馆部分采用了什么方案?
查世旭:按照国际奥委会要求,冰球比赛需要赛前的标准训练场地,这个场地最好邻近比赛场地和更衣休息区。我们利用国家体育馆的北广场来做这个功能,要实现三个目标,一是满足比赛前的训练需求,场地的设置标准跟比赛场地完全一致,同时考虑运动员通达的便捷性。
二是考虑训练馆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包括原有奥运中心区主建筑群的天际线,减少对北侧街道空间的压迫感,延续原有城市空间景观的体系。这是整个改造难度比较大的一部分,方案持续了一年多,历经了三十多轮修改。
我们还想彰显一些冰雪元素,在外立面细节设计中引入冬奥会冰雪元素,训练馆的外立面使用有凹凸变化的压花玻璃幕墙,使训练馆宛如一个冰块镶嵌在原有建筑中。
新京报:国家体育馆的改造,还有哪些体现“绿色冬奥”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