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的孩子很“宅”,除了上学就待在家里,几乎不出门。5月初,他突然出现在小区花园里,每天都会跑上十来圈。正为他的变化感到高兴,不料好景不长,他的生活很快又恢复了原样。原来,他这番锻炼全为了中考体育测试过关。这不,测试一结束,锻炼立即画上了句号。
而在我孩子所在的小学,每逢秋季开学,总要围绕体育测试项目进行集中训练。拿跳绳来说,许多孩子平时很少练习,基本依靠考前突击。有个别基础差的,家长不惜花钱报跳绳培训班。
将体育纳入中考,体育成绩与评优、升学挂钩等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的作用,但是实践中出现的种种应试体育现象令人担忧。
俗话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孩子的体育素质也不可能短时间内速成。考什么练什么,不考不练,考前强化训练,考后就放下。凡此种种,不仅背离考试初衷,更严重危害学生健康。让学生享受运动的快乐,激发起对体育的兴趣,进而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这是各方应该共同努力做到的。
体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创办的南开学校里,体育被置于与智育、德育同等重要的位置,他认为,体育不仅仅是一项体能训练,“体育发达者非啻身体之强健已也,且与各事均有连带之关系。读书佳者,宜有健全身体;道德高者,宜有健全身体。”当下,降低青少年近视率、肥胖率,体育锻炼也是公认的不二之法。
体育强少年强,少年强中国强。唯有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回归体育的初心,才能让孩子们充分享受运动的快乐,从而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健康之基。
《 人民日报 》( 2019年06月20日 15 版)
(责编:郝帅、胡雪蓉)
[ 编辑: 佘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