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黄金周之际,10月6日,2025年中国国际海洋皮划艇公开赛暨全国海洋皮划艇锦标赛在海口市云洞图书馆附近水域正式拉开帷幕。作为国际C类赛事,这是海南首次迎来高规格海洋皮划艇赛事,吸引300余名中外运动员齐聚椰城,于碧海蓝天下开启竞技征程。
开幕式现场,澄澈海景与云洞图书馆的现代建筑美学交相辉映,勾勒出 “运动活力 + 文化浪漫” 的鲜明文旅特色。这一独特场景不仅成为赛事的专属标识,更直观呈现了 “海洋运动 + 城市文旅” 的深度融合形态,为赛事增添了别样的城市记忆点。
权威阵容齐发力,国际标准筑根基
本次赛事实现规格与保障体系同步升级,办赛阵容涵盖多方权威力量:由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中国皮划艇协会、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海口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承办,海南爱上水体育产业有限公司具体执行,海口市城市发展有限公司、海南海洋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海口市皮划艇协会协办。
多元且专业的办赛团队,为赛事严格按国际标准执行、保障公平公正竞赛环境及全程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确保赛事从筹备到落地的每一个环节都兼具专业性与规范性。
海口打造理想赛场,剑指国际顶级赛事
亚洲皮划艇联合会海洋皮划艇桨板竞速委员会主席李康民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海口坐拥热带优质海岸线,兼具深厚海洋文化底蕴,为这场全国最高级别海洋皮划艇竞速赛事提供了“理想赛场”。他同时期待海口以本次赛事为起点,持续提升办赛能力,未来承接世界杯、世锦赛等世界顶级水上赛事,逐步成长为国际知名的水上运动名城。
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副局长孙海吉则从城市发展视角强调赛事价值:“本次赛事与海口‘塑造特色文旅品牌、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的发展目标高度契合。” 他表示,海口将以此次赛事为契机,进一步完善 “水上 + 陆地” 立体化赛事矩阵,丰富面向市民与青少年的 “蓝色课程” 体系,让海洋皮划艇从专业竞技项目走进大众生活,成为激发城市活力、引领健康生活的新热潮。
赛事覆盖全人群,搭建人才培养链条
本次赛事聚焦 “广泛参与、多元适配”,共设四大组别十八个项目,兼顾不同群体的参赛需求:既有考验耐力的 16 公里长距离赛,也有比拼爆发力的 200 米、500 米短距离赛,覆盖专业选手、大众爱好者及青少年群体。
其中,海南组特别适配本地海域特性与器材特点,更贴合区域运动实际需求;学生组则直接衔接海口 “蓝色课程”,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实战平台,更成为选拔水上运动后备人才的关键渠道,为海口体育事业长远发展储备力量。
“赛事 + 地标” 破圈,流量转化为文旅增量
作为国际海洋皮划艇赛事首次落户海口,本次活动为城市文旅体育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其多维度价值正持续释放。赛事创新打造 “国际 IP + 城市地标 + 滨海风光” 场景,推动云洞图书馆的建筑美学与碧海竞技图景深度交融,构建起 “可观赏、可打卡、可体验” 的文体旅消费新空间。
这一组合不仅强化了海口“滨海运动文旅”的差异化特色,更有效推动岛外参赛者与游客从 “观赛” 向 “深度游” 转化,带动观赛人群联动海口湾、西海岸等景区消费,切实将 “赛事流量” 转化为 “文旅增量”,为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添砖加瓦。
产业赋能完善水上运动生态,彰显自贸港开放活力
本次赛事精准填补了海南高规格海洋皮划艇赛事的空白,与本地已有的帆船赛、桨板嘉年华等活动形成互补,进一步完善了海口 “水上运动年” 的赛事矩阵。
通过学生组与“蓝色课程”的衔接、海南组的本地化适配,赛事搭建起 “青少年启蒙 — 大众参与 — 专业竞技” 的完整人才培养链条;同时,海南爱上水体育等本土企业的深度参与,推动形成 “赛事运营 — 装备供应 — 技能培训” 的产业生态闭环,加速水上运动从专业竞技向全民普及迈进。
本次赛事与 ILCA 亚洲帆船锦标赛、2025年尾波冲浪世界杯等顶级赛事协同发力,共同擦亮海口“国际水上运动名城”名片。赛事中,运动员巡游展现的城市天际线、多部门联动的专业化保障体系,既向中外嘉宾展现了自贸港核心城市的开放活力,更将“海口湾体育会客厅”的城市形象传递至全球。
通过此次赛事,海口在国际体育文旅领域的知名度与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为后续承接更高规格国际赛事、打造国际化文体品牌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