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运动激情与体旅增量双丰收,助力打造“国际水上运动名城”
10 月7日,为期五天的2025年中国国际海洋皮划艇公开赛暨全国海洋皮划艇锦标赛在海口市云洞图书馆附近水域圆满落下帷幕。作为海南首次迎来的国际 C 类海洋皮划艇赛事,本次赛事共设四大组别十八个项目,兼顾不同群体的参赛需求:既有考验耐力的 16 公里长距离赛,也有比拼爆发力的 200 米、500 米短距离赛,共吸引300余名中外运动员踊跃参与。闭幕式现场延续了开幕式的 “运动活力 + 文化浪漫”氛围——澄澈海景与现代建筑美学交相辉映,运动员们带着赛事收获的喜悦齐聚,为这场黄金周滨海体育盛宴画上圆满句号。
权威点赞:办赛水准获肯定,海口潜力引期待
闭幕式上,亚洲皮划艇联合会海洋皮划艇桨板竞速委员会主席李康民发表闭幕词,对赛事组织与海口体育发展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本次赛事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中国皮划艇协会、海南省及海口市政府的多方联动与专业保障。从赛事筹备到落地执行,每一个环节都严格遵循国际标准,公平公正的竞赛环境、细致周全的服务保障,充分展现了中国办赛的高水准,也让中外运动员感受到了海口的专业与热情。”
谈及海口的体育发展潜力,李康民进一步指出:“海口拥有得天独厚的热带滨海资源与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此次赛事不仅验证了这里是‘理想赛场’,更展现了城市强大的办赛承载力。期待海口以本次赛事为起点,持续提升赛事运营能力,未来能承接世界杯、世锦赛等更高规格的国际水上赛事,逐步成长为全球瞩目的‘国际水上运动名城’。”
荣耀时刻:多组别冠军揭晓,本土选手亮眼
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各组别总分冠军名单在闭幕式上正式揭晓,不同群体的运动员在赛道上展现出各具特色的竞技风采,为赛事注入鲜活活力。
公开组的比拼尤为激烈,单人海洋皮划艇 16 公里、200 米、500 米三个项目的总分角逐中,女子选手苏静全程保持稳定的耐力输出,在关键赛程凭借爆发力实现突破,最终摘得女子组桂冠;男子组方面,吕炜悟以强劲的技术实力把控划桨节奏,配合灵活的战术调整一路领先,成功登顶冠军。
大师组的运动员则用经验与坚持诠释竞技精神:女子选手雷宾在多轮比拼中始终保持从容状态,凭借丰富的赛事经验与精准的划桨节奏脱颖而出,将女子组冠军收入囊中;男子选手申亮则以过硬的技术功底为基础,结合赛场实时情况灵活调整战术,在竞争中持续占据优势,最终拿下男子组冠军。
作为展现本地水上运动实力的关键组别,海南组的本土选手尽显主场优势。在单人海洋皮划艇 200 米、500 米总分对决中,轩鑫充分利用对海口海域水流、风向的熟悉把握,配合临场出色发挥斩获女子组冠军;李肖鹏则凭借扎实的基本功与顽强的竞技状态,在高强度比拼中稳步前行,成功拿下男子组冠军,直观展现了海南本土水上运动人才的储备实力。
获奖运动员在领奖时纷纷表示,海口的滨海赛道不仅拥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合理的赛道设计更能激发竞技状态,“既能沉浸在比赛的紧张氛围中,又能随时感受海洋的辽阔魅力,这绝对是一次难忘的参赛体验。”
赛事答卷:文体旅融合见实效,产业生态再完善
本次赛事不仅是一场竞技盛会,更成为海口推动 “体育 + 文旅” 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据统计,赛事期间吸引约 1.6 万名市民游客现场观赛体验,带动海口湾、西海岸等周边区域餐饮客流量增长 30% 以上,成功将 “赛事流量” 转化为 “文旅增量”,为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注入活力。
从赛事设计到产业联动,本次活动也进一步完善了海口水上运动生态:一方面,通过 “专业组 + 大众组 + 青少年组” 的全人群覆盖,尤其是海南组的本地化适配、学生组与 “蓝色课程” 的衔接,搭建起 “青少年启蒙 — 大众参与 — 专业竞技” 的人才培养链条;另一方面,海南爱上水体育产业有限公司等本土企业深度参与,推动形成 “赛事运营 — 装备供应 — 技能培训” 的产业闭环,加速海洋皮划艇从专业项目向全民运动普及。
未来展望:以赛为媒筑根基,激活城市新动能
未来,海口将持续深化 “体育 + 文旅” 融合发展路径,推动水上运动与城市发展深度绑定。
在赛事体系建设上,海口将进一步完善 “水上 + 陆地” 立体化赛事矩阵,依托热带滨海资源优势,持续办好 “海口杯” 帆船赛、ILCA 亚洲帆船锦标赛、尾波冲浪世界杯等既有顶级赛事,同时积极对接国际体育组织,争取引入世界杯、世锦赛等更高规格国际水上赛事,通过赛事品牌集群效应,不断提升 “国际水上运动名城” 的全球辨识度。
在运动普及与人才培养方面,海口将扩大 “蓝色课程” 覆盖范围,推动海洋运动进校园、进社区,通过建设社区水上运动体验点、开展校园海洋运动启蒙课等方式,让海洋运动文化逐步融入城市基因,成为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持续夯实 “青少年启蒙 — 大众参与 — 专业竞技” 人才培养链条,为本土水上运动储备更多优质人才。
在产业生态构建上,海口将以赛事为纽带,进一步激活本土水上运动产业潜力,培育壮大具备赛事运营、装备研发、技能培训能力的本土企业,推动形成 “赛事引领、产业支撑、全民参与” 的良性发展格局,以水上运动产业发展助力自贸港核心城市建设,向全球传递 “海口湾体育会客厅” 的开放活力与高质量发展动能。